MCU(漫威电影宇宙)始于2008年的《钢铁侠1》。这部由乔恩·费儒执导,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电影在口碑和票房上双丰收。同时,为其他超级英雄和他们的个人冒险让路,最终引入了像复仇者联盟和银河护卫队这样的团队,并在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把他们都聚在了一起。[图片]MCU的前三个阶段统称为“无限传奇”,以《蜘蛛侠:英雄远征》而告终。虽然这中间有很多电影也是口碑票房双丰收,比如《美国队长:冬日战士》和《黑豹》,但也有一些电影受到了不同的反响,比如《钢铁侠3》。《钢铁侠3》对托尼·斯塔克至关重要[图片]托尼一开始是一个自私,但又绝顶聪明的花花公子和亿万富翁。他不在乎他的公司做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他最大的战斗就是对抗自我意识,直到纽约大战,他才向自己证明他有能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到《钢铁侠3》的时候,托尼已经开始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生活在一个神、外星人、刺客以及神秘组织共存并互相战斗的世界里,且无法继续独自战斗。所以,托尼制作了各种不同的战甲以保护他,让他能够对抗他所知道的所有威胁,但所有这些强迫性的工作都植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图片]托尼最担心的是像纽约大战那样的袭击,或者更大的袭击。在电影的最后,他终于明白,所有的重担并不一定都压在他的肩膀上,保护世界需要不止一个人的力量。当灭霸和他的军团出现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准备,无论是在战甲上还是心理上,都让他做好了准备。那时他已经意识到,为了打败他们,他必须和其他人合作。虽然《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的编剧们在托尼的故事线上后退了很多,但他在《钢铁侠3》中经历的一切最终还是在未来的电影中得到了回报。《钢铁侠3》是动作与喜剧的完美结合[图片]钢铁侠不可能没有笑点,因为这是托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钢铁侠3》就突出了这一点。沙恩·布莱克不仅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编剧,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颠覆和布莱克叙事风格的元素。《钢铁侠3》证明了漫威电影是可以搞笑的、黑暗的,而且可以和大量动作场面共存,尤其是小辣椒加入了打斗,这部电影被一些影评人称为漫威第一部真正的动作喜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钢铁侠3》为《蚁人》和《雷神3:诸神黄昏》等电影奠定了基础。《钢铁侠3》处理了最成熟的主题[图片]托尼在这部电影里直面自己的弱点,这是他以前从未探索过的层面。这不是一种只需缝针就能痊愈的身体问题,也不是战甲出了故障,而是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不同类型的帮助。这不仅提醒了观众,托尼即使有那么多钱和高科技战甲,他也是一个人,而且也向观众展示了他最脆弱的一面,这样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以不同的视角,通过托尼的焦虑、噩梦和恐慌症,探索了纽约大战的后果,表明超级英雄也受到他们所参与的战争的影响,尽管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忽略了这一点。[图片]像《今日心理学》等专业媒体赞扬了这部电影对托尼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准确描述,并真正地增加了托尼的性格。《钢铁侠3》融合了喜剧、动作和更成熟的主题,因此很多观众都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的改变。毫无疑问,《钢铁侠3》是托尼·斯塔克的重要篇章,也是他继《复仇者联盟1》之后故事的一个很好的延续,这与那些感觉完全脱节的独立电影截然不同。
乔恩·费儒导演的《钢铁侠2》,这部电影多年来,不断地受到观众和影评人的批评。这部电影的评价,让漫威重新审视了漫威宇宙的阵容。《钢铁侠2》算不上是漫威电影中,优秀的电影,但是我们也是时候打破偏见,因为这部电影对漫威宇宙未来电影的影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图片]漫威电影宇宙的构建始于《钢铁侠2》《钢铁侠2》在理论上,算不上是漫威宇宙的第二部作品,但是这部作品,从影响力上,可以算是漫威的第二部作品。2008年上映的《无敌浩克》与漫威电影宇宙几乎没有任何的关联,这部电影无论是故事剧情,还是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影响到漫威宇宙未来的发展。即使从金钱的角度来看,爱德华·诺顿主演的《无敌浩克》也没有赚到可观的票房。相反,《钢铁侠2》的票房收入很高,钢铁侠由于让漫威赚了不少的钱,这让漫威有足够的资金,建立起庞大的电影宇宙。[图片]《钢铁侠2》开启了托尼·斯塔克在漫威宇宙的故事线如果要问,漫威的电影该从那里看起,漫威的粉丝肯定会和你说,要从钢铁侠的故事看起,因为他是漫威宇宙元老级的人物,要是你不认识钢铁侠,你怎么能够称自己的是漫威迷?《钢铁侠2》不仅让漫威宇宙的更多超级英雄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还看到了斯塔克家族的遗产,是如何影响到漫威宇宙的未来。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托尼·斯塔克的不负责任和身上的一些性格缺陷,这也是为何在《复联4》中,他的牺牲才会如此有价值。因为他直面了死亡和责任,这与过去的他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图片]漫威的动作场景,起始于《钢铁侠2》在《钢铁侠2》的结尾,当你看到托尼·斯塔克,漫威电影宇宙的动作场景已经写好了。巨大,夸张的动作场景,已经成为漫威电影宇宙的一种表演方式,但《钢铁侠2》是第一部真正将这些场景融入系列结构的电影。再一次,一些工作要归功于在《无敌浩克》后,漫威开始调整电影宇宙的步伐。电影中动作场景,除了钢铁侠本人的之外,这部电影也将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黑寡妇带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她的动作场面,也奠定了漫威宇宙未来动作场面的基础。[图片]黑寡妇在《钢铁侠2》中的亮相,预示着神盾局的到来当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娜塔莎(黑寡妇)以一个神盾局的神秘特工亮相时,《钢铁侠2》开启了一个次要的情节。这个情节在《美国队长2》出现之前,变得相当重要。这部电影也介绍了漫威宇宙的神盾局可以载漫威宇宙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出现。你可以把它称为命运,甚至是为未来做早期计划的潜在时刻,但黑寡妇的到来,就像她本人的命运一样,让我们看到了漫威宇宙黑暗的一面,不论如九头蛇的破坏还是神盾局面临的危机,都与黑寡妇这个角色有着很深的关联。[图片]《钢铁侠2》证明了超级英雄电影,也可以很幽默曾有段时间,DC漫画公司被批评是“没有笑话又严肃的电影。”因为DC电影宇宙大多数都很黑暗,不过DC后来也慢慢改善,在电影中加入了许多喜剧元素。漫威就不同,在《钢铁侠2》电影中,托尼·斯塔克干练的性格和他的幽默非常契合。钢铁侠虽然在漫威宇宙是一个领导人物,但是他也是一个相当幽默的家伙。由于钢铁侠是一个如此令人喜爱的家伙,这也是为何,当他面对自己的死亡时,我们才会为他心碎。除了钢铁侠本人之外,在《钢铁侠2》这部电影中,小辣椒和黑寡妇也有着自己的幽默,漫威在这部电影中,很好地平衡了幽默感和超级英雄电影之间的平衡,这也是为何在漫威宇宙未来的电影中,有带有着幽默。[图片]
[图片]复仇者联盟4随着《复联4》的终局,钢铁侠走完了星光璀璨的一生,没人生来就是英雄,托尼也不是天生的救世主。时光回转,2008年的《钢铁侠1》依然是最好看的漫威电影,不是因为剧情多么跌宕起伏,而是因为钢铁侠开辟了一个超级英雄的时代,打响了漫威电影宇宙的第一枪。[图片]钢铁侠12008年电影超级英雄还是寥寥无几,电影宇宙的概念还没有展现,更多的还是动作片的天下。漫威真正凭借《钢铁侠》一炮而红,1.14亿的预算,将近6亿的全球票房深刻提振了濒临破产的漫威影业。钢铁侠是超级英雄,也是凡人英雄,更像是每个不完美的自己,自负、桀骜、不计后果,正因如此,钢铁侠的形象才能深入我们,每个人不是生来英雄,钢铁侠也是。[图片]伊森临终遗言托尼中弹,在敌营中看到自己的武器为恐怖分子所用,让身为武器商人的托尼第一次发生转变:武器不是维护和平的手段。当为救自己牺牲的伊森说出那句:“Don’t waste it.Don’t your life(那就珍惜它,别浪费生命)”从此这句话变成为托尼一生的信条。[图片]钢铁侠敌营归来的托尼毫不犹豫停掉了非常赚钱的军火生意,转而研究自己的钢铁战衣,之后还在阿富汗好好地复仇了一把。到此,托尼依然有着我们自己的性格特点,有仇必报,这时的正义还很狭隘。真正的英雄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固执,是做对的事,不计后果的身先士卒,在战胜最后boss之后,托尼才真正变成钢铁侠,才变成超级英雄。钢铁侠1是漫威的开山英雄,责任和使命贯穿托尼的一生。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英雄,所以我们才如此怀念钢铁侠。
2020年8月14日对中国哈迷来说一定是终身难忘的一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4K修复3D版正式登陆中国院线开启重映,对哈迷而言,这不仅可以重温青春美好回忆,更是以沉浸式体验重返魔法世界。[图片]感动于疫情后首次在电影院欣赏初生的魔法世界,哈迷纷纷感慨:“青春回来了!”“等待了十几个夏天,终于等来深红色列车带我前往那个魂牵梦萦的魔法世界。”[图片]“本以为霍格沃兹出现时才会有感触,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邓布利多拿出熄灯器的那一刹那我就泪目了。”[图片]这部影片于2002年首次在内地上映,至今已经过去了18年,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与青春。曾经,有多少人年少时梦想骑着扫把飞天,幻想着有一天猫头鹰会送来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为我们开启了魔法世界的大门,带领大家一步步走上了奇幻冒险的旅途。[图片]“人生第一次在电影院看HP,非常奇妙的体验。影院里来了好多穿着长袍的 “巫师”,还有一个师院的小姐姐拿了活点地图,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那个魔法世界。”[图片]“《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满足了我少年时的所有幻想,记不清看过多少次HP系列电影,依旧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美好。”[图片]对每一位哈迷来说,将《哈利·波特》的所有系列电影反复看很多遍都是基础操作,就像还珠格格西游记一样,从不缺席寒暑假。新生们的小舟缓缓驶过海面,雄伟宏大的霍格沃茨城堡出现在眼前,每一帧对哈迷来说都是无比美好的回忆。[图片]“海格递给哈利生日蛋糕的时候,霍格沃兹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斯内普第一次凝视哈利双眼的时候,满满都是泪点!”[图片]“请问去9站台怎么走?“听到这句台词,你是否想起了那段青涩美好的青春呢?赶快走进电影院,和哈利一起,乘坐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出发吧![图片]
《头号玩家》的影评前言今天刚看完《头号玩家》,顺便写一篇影评;稍微有些剧透,但是重点还是在表达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图片]这部电影讲述2045年,现实世界因为环境社会等问题变得令人失望,人们停止处理问题,将救赎的希望寄托于“绿洲”,一个由詹姆斯·哈利迪一手打造的VR虚拟游戏中。在这个游戏世界里,想象力主宰一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哈利迪离世前,把公司的所有股份、巨额财产和“绿洲”的所有权留给第一个闯过三道谜题,找出他在游戏中藏匿彩蛋的人,自此引发了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关于彩蛋这部电影的特色之一,听说有120多个彩蛋。但可能只是资深游戏玩家和资深影评人才能真的全部找全吧....在电影院看的时候过场太快了,彩蛋可以说是应接不暇的向你砸来,信息量太大,无处不在。这些彩蛋或是隐藏在剧中的某个游戏人物、或是某部电影的梗,但是从彩蛋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制作组真的非常用心。首先是有致敬各种电影的宣传海报[图片]02类似的有非常之多,不一一列举;此外正式宣传海报的标题也藏着一个彩蛋:迷宫[图片]注意到这些小细节的程度才能真正的发现所有的彩蛋。当然这篇影评并不是“彩蛋分析”,所以让我们回归正题。关于电影剧情首先给这部电影打一个评分,满分10分的话,我可能会给9分;顺带一提,环太平洋2我给的评分是5分。这部电影当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却让人忍不住打高分呀!!在观影的140分钟里,几乎没有一刻疲倦,全程跟随剧情屏息、惊叫、还有发出笑声。首先谈一谈这部电影的剧情,剧情比较简单、不算出彩,但是却张弛有度、紧凑的时候能让人屏住呼吸、缓慢的时候是为了下一个剧情做充足的准备,更何况采用的所谓的"闯关式探索剧情",一条一条线索的探查加上距离终点越来越近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此外,电影用的是现实与虚拟两条叙事线,导演处理的非常得当;电影前半段通过现实与虚拟两个角度分别介绍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交待了主角的背景以及反派的相关信息;电影后半段主角并不是在虚拟世界探险、闯关,在现实世界中同样也要逃亡,两个世界的同步进行营造出了一种非常真实的紧迫感。而我提及的导演处理的非常得当,是因为这种虚拟与现实齐头并进的电影,能真正让我感觉非常好的只有《盗梦空间》与《黑客帝国》,相信看过这两部电影的人就能体会到我所说的齐头并进是什么意思了。综上,人物塑造以及剧情节奏的都是OK的。而三个线索背后的哲理也是值得人深思一番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关于电影特效这个不用说了,不懂彩蛋的观影者大部分是冲着特效去的。这部电影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我觉的这个作者真的非常的聪明,因为能将想象发挥至极致并且不会令读者觉得陌生疏远的做法就是建造一个架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可以任意掺杂作者的天马行空。但是,我说作者聪明就聪明在,这是个基于VR游戏的架空世界。各种离谱的事物因为是架空世界,所以我们能接受;但却因为含有我们所熟悉的游戏人物、电影桥段,技术手段也是目前正流行富人VR技术,所以我们又会感同身处;同时,也给了这部电影的特效组留了非常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电影中震撼到我的一个是电影前半部分的竞速比赛、一个是电影中期的舞会,竞速比赛紧张刺激、速度与撞击感十足,漂浮舞会的场景美到极致,看下图:[图片][图片]03所以,如果不懂梗却想看这部电影,我觉的特效这一点也是能值回票价的。关于情怀电影的梗大部分是80、90年代的游戏、电影、诗歌等等,真的是与我成长的一些梗都涉及到了。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闪光点就是"情怀"。[图片]想一想,自己幼时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竟然能在当今社会的电影银幕上出现,怀旧一把,未尝不可?这部电影关于情怀的受众,非常之广,因为涉及了各种游戏、各种电影,你说你没玩过质量效应、没玩过守望先锋、没看过闪灵、没看过哥斯拉……但是却听过忍者神龟,好的这部电影里有,来吧;什么?你没听过忍者神龟,没事,这里还有超人等着你.....(P.S:如果真的一个都没看过,我怀疑你的童年去哪了)没错,这部电影里总会有你想去追寻情怀的对象。从这个角度一思考,光是各种游戏玩家都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部电影的票房自然不会低;还没提到其他的梗,所以说这部电影打着情怀的名号也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举动。[图片]关于配乐这部电影的配乐,由于着重点放在剧情上面了,所以音乐上没有太多留意;但是确实一股怀旧风有没有.....电影缺陷电影确实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很多剧情上的突兀点,但是我觉的这部电影不错,所以自动忽略这些,这里不写缺陷,谢谢。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怎么可能两个人在网上认识后,女主在现实世界中把男主救回来就开始了感情线。emmm,我感觉如果网恋后发现对方是个美女/帅哥的话,想不动心都难啊!!关于价值基本上谈完电影了,当然我不会止步于此,什么东西都应该上升到价值层面才有意义,所以,接下来就是我基于这部电影之外的角度进行的思考:首先,这个解开"绿洲"三个谜题就可以获得整个"绿洲"控制权。所以很多人都花费了时间在研究发明谜题的詹姆斯·哈利迪的喜好、看的电影、玩过的游戏....但是,在看完电影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此耗费心机的去研究一个人的往事、喜好是正确的么,且先将电影中"人们逃避世界,而且有巨额利益,所以有大把时间研究这个"的这个设定放在一边。如果最后获得"绿洲"控制权的只是一个对詹姆斯·哈利迪了如指掌、品行却极差的人怎么办。所以延伸问题就是:研究一个对你可能没有任何利益的人有用么?值得么?[图片]这个问题就比较好回答了,我的回答是值得的。因为,不论怎样,能让你花费大量时间去追寻的人自然有他的闪光之处。而你在不断研究这个人的过程中,事实上也是在不断靠近他的内心世界,所折射出的价值观、人生观会反映在你自己的行为举止中。就像影片中,男主非常了解詹姆斯·哈利迪,以至于在让男主签合同的时候让男主意识到了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这是因为有詹姆斯·哈利迪的前车之鉴么?当然是的,但这是男主的举动么?自然是的。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了,男主虽然是因为研究詹姆斯·哈利迪所做的举动,但是整个行为与判断者都是男主自身。一个人的形成与他的阅历、他的经历、他的朋友都有关系。这里詹姆斯·哈利迪对于事物的观念与价值观已经折射在了男主身上,詹姆斯·哈利迪这个举动并不是愚昧之举,研究过他的人自然会理解他的价值观,从而最终来到他面前的一定是个有着与他相近观念的人!研究别人,正是因为我们需要学习他的处事方式、他的思考.......让我们拥有完整的价值观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年轻时候的我们的价值观是通过父母形成的、之后的价值观则是通过各种研究方式形成的,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好的,另外一个问题:整部电影的架空世界观(逃避现实世界)是正确的么?" 从技术角度说,目前的VR技术远远没有达到电影中的水平;但假设技术真的达到了,那所有通过虚拟来裁决的世界是正确的么?记得电影中詹姆斯·哈利迪在将"绿洲"控制权交给男主并转身进入房间时,男主问的那句话:"既然真正的詹姆斯·哈利迪已经死了,那么你是谁(What are you)?" 詹姆斯·哈利迪的存在以及与男主最后进行的对话,已经超脱了虚拟世界固有设定这个层面了;男主在那一瞬间误以为詹姆斯·哈利迪并没有死,只是活在了虚拟世界中。那么,我反问,这种只有吃喝在现实中的男主,和詹姆斯·哈利迪活在虚拟世界中有什么区别么?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架空世界观是不正确的,但是如果只是一部电影的话是可以赞赏,但是如果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会一万个不赞成!像《盗梦空间》中男主寻找药剂师的时候,看到在药剂师的地下室躺着的一群沉浸在梦境里的人。他们仅靠着吊瓶维持生命,偶尔醒来一小会,然后又会回到睡梦中去。用药剂师的话来说,梦境才是他们的现实,而现实则是他们偶尔做的一个梦。这样的世界只会越来越让人迷失自己,我觉得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可以表达我的看法:"记住还是要回到现实,因为即使再害怕现实,也要吃饭。"好的,谈的有点多,就此收住。毕竟这只是一篇影评......
2月18日,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最新DC超级英雄电影《新蝙蝠侠》官宣定档3月18日全国上映,定档预告片和定档海报也同步曝光。“黑暗骑士”蝙蝠侠时隔多年后再度回归大银幕,这次他将对决劲敌谜语人,破解危机四伏的“谜”雾,直面哥谭市的重重杀机,揭开真相,伸张正义。[图片]据悉,2022年是“DC英雄之年”,从年初至年尾,《新蝙蝠侠》《黑亚当》《闪电侠》《海王2》各路英雄豪杰辈出。作为开年首部超英大片,《新蝙蝠侠》备受关注。蝙蝠侠作为最受欢迎的超级英雄之一,每一次被搬上银幕都是全球影迷瞩目的焦点影事,更诞生众多留名影史的“破圈”经典。《新蝙蝠侠》由曾执导过《猩球崛起:黎明之战》、《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的马特·里夫斯担任导演,著名影星罗伯特·帕丁森饰演蝙蝠侠,佐伊·克拉维兹饰猫女,保罗·达诺饰谜语人,科林·法瑞尔饰企鹅人,杰弗里·怀特饰戈登警长,安迪·瑟金斯饰管家阿尔弗雷德。[图片]电影聚焦于年轻版蝙蝠侠,着力展现了他与谜语人的双雄对决。[图片]企鹅人、猫女等经典角色也穿插其中,为电影的精彩程度添砖加瓦。影片铺成了大量紧张悬疑的剧情、高燃刺激的动作场面,为观众呈现一场久违的超级英雄视听盛宴。[图片]当日曝光的定档预告片中,“黑暗骑士”蝙蝠侠陷入一场暗藏杀机的解谜游戏,而导火索正是神秘莫测的大反派谜语人。在追寻谜语人的过程中,蝙蝠侠发现了大量的问号标记,这究竟意味着什么,谜语人又为何留下线索,令人琢磨不透。[图片]不仅如此,哥谭市也深陷秘密泥潭,阴霾之下蝙蝠侠再次化身“义警侠探”伸张正义,蝙蝠战车疾驶在哥谭市大街小巷,爆炸、追击、解谜接连上演。[图片]据悉,《新蝙蝠侠》也将于3月18日登陆全国IMAX影院。《蝙蝠侠》IP系列电影与IMAX大银幕一直有着不解之缘, 此次即将以全新故事回归,也让观众渴望在IMAX影院里再度回到哥谭市与蝙蝠侠并肩作战,在重重迷雾和暗涌危机中感受酣畅难忘的观影体验。火爆升级的动作场面到画风炫酷的黑科技展现,魅力群星的精彩演出,光怪陆离的哥谭背景,都将在大银幕上纤毫毕现。与此同时,影片在暗黑风格基础上融入悬疑、侦探元素,与IMAX极具沉浸感的观影氛围相得益彰。[图片]IMAX同时发布《新蝙蝠侠》专属海报。暗红与深黑的配色传递出蝙蝠侠一如既往暗黑神秘的魅力特质,而除了蝙蝠侠的头像剪影和专属标记之外,海报几乎再无线索可供观众展开联想,令人对一直秘而不宣的重启版故事更添好奇。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当他苏醒过来时,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纷繁、那么清晰,以前再遥远、再细小的事都记得那么清晰,简直难以忍受。……如今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好得不能再好了。”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博闻强记的富内斯》(Funes the Memorious) 萤火虫出版社(Fireflies Press)新艺术家系列丛书最新出版了纪录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电影《记忆》(Memoria,2021年)拍摄的新书,书中收纳了电影前期的研究资料、拍摄现场的照片、来往通信的电子邮件和部分文件摘录,其中提及了哥伦比亚波哥大现已废弃的罗马电影院(Cinema Roman)老板爱德华多(Eduardo)的故事。在故事中,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未成人的爱德华多为电影院的前主人打些零工,后者为了躲避那个时代的政治动荡移居到了亚美尼亚,不过他仍然通过电影院的收入来资助他两个儿子的医学院学费。这两个儿子最终开设了波哥大的第一家医院。与此同时,爱德华多和他的父亲继续经营着电影院,直到1999年因为地震被迫关闭。2016年,业主将电影院赠送给了爱德华多和他的家人。爱德华多一家人殷切地盼望有一天能够重启电影院,并继续像书中描述的那样,讲述这个“关于家庭纽带、电影院和医生的美丽故事”。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首映的的《记忆》(Memoria,与纳达夫·拉皮德[Nadav Lapid]的《阿赫德的膝盖》[Ahed’s Knee,2021]分享了电影节的评审团奖)不是我在新冠禁闭期后回到电影院看到的第一部电影,但它无疑是我看到的第一部好电影。虽然它可能无法“拯救”电影媒介——或者说,在这个初步复苏的时代,无论扶手椅上的评论家继续用什么可笑的标准来要求电影——但它就像爱德华多和罗马电影院的故事一样,让我对电影的未来恢复了一点信心。 《记忆》是这位51岁的泰国电影人最近摩肩接踵接连不断的项目中的一个。除了前面提及的这部电影和书之外,还有他为短片合集《永恒风暴之年》(The Year of the Everlasting Storm)贡献的短片《夜间集落》(Night Colonies)(该项目也在2021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进行了首映);在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IAC Villeurbanne)举办的影像和装置作品个人展;还有在法国马赛国际电影节(FIDMarseille)为他举办的职业生也回顾展,导演在戛纳电影节结束几天后就去现场接受了电影节的荣誉奖项。撇开承认和成就不谈,阿彼察邦在进入他在电影领域第三个十年时没有表现出任何自满的迹象。对他本人来说,《记忆》确实是一次变化:这部国际作品主要用西班牙语对白,由以蒂尔达·斯文顿为主的职业演员参演。与其说《记忆》是对他过去电影生涯的一次总结,不如说是向未知领域迈出的崭新一步。电影中出现的依旧是他从始至终关注的一系列主题:梦想、自然、鬼魂和时间的不可言性,以及远远超出美学符号的纯洁精神。阿彼察邦的作品看似不受外部力量的影响,长期以来被证明非常适合吸收流行类型电影的精髓,而不是单纯得玩弄风格或玩世不恭。在这里,阿彼察邦对他的演员采用了类似的方法,力利用他们的个人能量而不是屈从于他们原有的明星形象。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记忆》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导演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爆炸头综合症(Exploding Head Syndrome[EHS],一种睡眠障碍症,会在患者脑海中产生想象出来的声音)的斗争,斯文顿饰演的杰西卡·霍兰德(Jessica Holland)是一位在波哥大的兰花学家,她的脑袋里反复出现砰砰的巨响。同样患有神秘疾病的还有杰西卡的姐姐凯伦(Karen,阿涅丝·布雷克[Agnes Brekke]饰演),杰西卡来看望住院的她。在电影开始不久的医院探访场景中,凯伦告诉杰西卡她一直在做一个关于垂死的狗的梦。之后在与一只流浪狗偶遇之后,这个故事一直在杰西卡的脑海中回荡。在这里,声音和图像自始至终成为彼此的回声:这些是来自过去的印象,还是来自未来的影响? 为了找到自己病情的根源,杰西卡向一位名叫赫尔南(Hernan,胡安·帕布罗·乌雷戈[Juan Pablo Urrego]饰演)的音响工程师寻求帮助,他不成功的尝试只是强调了语言和生活经验之间的鸿沟(后来,当他似乎完全从故事中消失时,更是强调了记忆和现实之间的鸿沟)。同时,与让娜·巴利巴尔(Jeanne Balibar)扮演的考古学家的邂逅以及到一个偏远的挖掘现场的旅行,象征性地将杰西卡自己的探索之旅与哥伦比亚的暴力和殖民主义历史联系在一起,而这种暴力与殖民历史的痕迹依旧存在哥伦比亚的社会现状中从未消失过。(有一次,一辆倒车的巴士导致行人本能地争先恐后地寻求安全)。 杰西卡(与雅克·特纳[Jacques Tourneur]1943年《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中那位备受折磨的妻子同名)体现了一种非常现代的存在主义式的萎靡不振,她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城市景观中踯躅不前,几乎像幽灵一样,仿佛飘游在多种意识状态之间。“在这里,时间停止了,”一位女售货员对杰西卡说,她指的是一个玻璃花柜–这是对影片中时间性的恰当隐喻。 虽然阿彼察邦一直对他每部电影的声音环境都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但《记忆》是他第一部可以说是关于声音的电影,也是因为声音的存在赋予了这部电影更多的活力。在电影开始场景中,杰西卡躺在床上,被一种噪音惊醒,这种噪音将在她的旅程中一直困扰着她,最终把她从医院、博物馆和城市空间带到丛林的荒野,反过来又从一个具象的现实世界到了一个身份模糊、时间交错的中间空间。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与音响工程师同名的老人(埃尔金·迪亚兹[Elkin Díaz]饰演),他谈到了梦境、叙事和他无法忘记的过去。他告诉杰西卡,“我记得一切”,杰西卡认为这个男人可能是解开她的恐惧和焦虑根源的关键。 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在一个具有非凡力量的场景中,两人彼此面对面静静地坐着,背景音乐中出现了记忆的滑流,数十条转瞬即逝的叙事线穿过立体声场。在这一刻,我脑海中闪过阿彼察邦过往作品中那些不可磨灭的画面——《热带疾病》(Tropical Malady,2004年)中两眼发光的牛精;《能召回前世的波米叔叔》(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2010年)中的红眼猴鬼;以及《幻梦墓园》(Cemetery of Splendour,2015年)中的闪烁着霓虹灯的诊所——每个场景都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有关,但它们对改变人们对世界看法的能力却是永恒的。《记忆》将这一想法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超越了地球的限制,进入了一个更为陌生、更超现实的领域。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Cinema Scope(以下简称“Scope”): 《记忆》在戛纳首映后不到一周,我们也去了马赛,你在那里有个展映你前二十年电影作品的回顾展。既然《记忆》如此明确地提及过去对现在的影响,那么你是否经常回顾过去自己的电影作品,或会将它们与你目前的项目联系起来? 阿彼察邦·韦拉斯塔库(以下简称“Apichatpong”):我不会经常回顾自己以前的作品,主要是因为我不想被限制在同样的想法上。我会愿意承认我所做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是,很显然每次我拍新电影时,总是会有些陈年旧事不知不觉又回来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和同一个团队合作,我们有相同的参照物。在拍摄《记忆》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会对工作人员说:“是的,这就像《幻梦墓园》中的那个镜头;”或者和摄影师萨永普·穆克迪普罗(Sayombhu Mukdeeprom)说:“就像《祝福》(Blissfully Yours,2002年)中的那个镜头。” 这是一个几乎20年前的参照物了!不过与其说这是在重温老电影,不如说是在重温这种过程。 Scope: 我知道你和蒂尔达一直在努力寻找合作的方式,而哥伦比亚是使之成为现实的关键。是什么吸引了你去波哥大,是什么让这个地方适合你们这次合作呢?Apichatpong:当你身处波哥大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呼吸:就像你在某种动物的肚子里。天气一直在变化;云层又宽又厚。在一天之内,你会经历下雨,阳光,还有酷寒,所以人们需要穿着衣服、披着围巾、带着雨伞。杰西卡在电影中也就是这样。我想,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来体现与这种环境的交流形式,那将是非常迷人的。因为我当时在全国各地旅游,目睹了各种气候变化,所以这个想法逐渐开始萌芽;同时我也目睹了桑托斯总统和人民军队之间的和平谈判之后,这个国家是如何向前发展的。10年或20年前,哥伦比亚还是如此暴力和危险——你不能像我拍电影时那样旅行。我一直在想象那段时间这个国家的样子,我和朋友们谈起他们对这一时期的记忆。他们告诉我说他们当时就是生活在恐惧中,一些熟悉的人被谋杀了。我的另一个重点是与医生谈论各种创伤。最为重要的是在哥伦比亚金迪奥省一个叫菲兰迪亚(Filandia)的小镇上的精神病院里。我被介绍给不同的病人,并与那里与一位善良的医生进行了长时间的面谈。尽管他们的故事没有出现在电影中,但我将他们的悲伤和悬而未决的现实感深深的烙在了电影里。Scope: 在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就获得电影资金而言,知名演员的参与是否是你能实现自己项目的必要条件呢?Apichatpong: 我不是很确定。这是我第一次与专业演员合作。我的新项目正在筹备阶段,我想和我的泰国演员以及蒂尔达一起工作。但说实话,我不太考虑资金问题。我写我所写的东西是为了制作我想看的电影。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Scope: 而这部电影是为蒂尔达写的,对吗? Apichatpong: 是的,尽管我们直到后来才知道杰西卡到底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起塑造角色的过程。但到最后,我认为没有人可以取代蒂尔达。这很奇怪,因为我是为蒂尔达写的,但当时我不知道她的样子——她的头发是什么样的,诸如此类的东西我都一无所知。我想我是为蒂尔达的精神写的。但一旦我们开始了服装试穿和发型设计的过程,这个角色自然而然生成了,而且蒂尔达也很自然地进入了这个节奏。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Scope: 那是什么时候,电影的叙事才开始围绕着蒂尔达听到的这个神秘噪音聚集起来,据我所知,这是由你自己的爆炸头综合症的经历所引起的?你一直对拍摄一部关于声音的电影感兴趣吗 Apichatpong: 确实如此。我一直对声音很感兴趣,虽然它可能使用在短片和装置作品中会更明显一些。但是,是的,这个想法从一开始就在那里:我听到这种神秘噪音的经验,以及如何将这种噪音转化成声音,于是这个概念就这样开始诞生了。电影显示了试图转换噪音的过程,但它与我所经历的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我所经历的并不完全是一种声音,它是存在在我脑海里的某种东西。随着酝酿发展,声音的想法逐渐扩展成了整个电影的DNA,扩展到试图与其他人联系或表达你无法表达的东西的想法。这就像悲伤或心碎:你不知道如何告诉别人你心碎了,当你恢复常态时,你会想,“哇,当时我到底怎么了?” 我正在电影中试图引导这种感觉。Scope: 你能描述一下你听到的,或感觉到的吗?Apichatpong: 你吃过魔幻蘑菇吗?当你服用那种蘑菇时,你的眼前会出现一个图像,但它并不是一个图像:它只是一个图像的想法。我听到的声音也是如此。这很难解释。就像杰西卡试图向音响师描述她脑中的声音:它就像水下的一个金属球。但这种无法描述的感觉并不痛苦,它更能激发你的兴趣或好奇心。我一度能够控制它,就像是——好的,它来了,然后……砰!。几个月后,我甚至开始看到不同的几何形状:方形、圆形,但主要是圆形。我不会说这是一个愉快的经历,但你也不知道如何阻止它。最后,它自己也就这样莫名消失了。 Scope: 在制作电影过程中也出现过吗? Apichatpong: 是的,我想是的。第一版的剧本是相当直观的,我将圆圈和方块的形象也放在其中了。但最后在拍摄过程和后期制作中,我把这些都删掉了,因为我并不想展示。我想让观众自己感受并认同他们自己的悲伤。如果你使用了太多的视觉效果或太多的声音,就会扼杀观众与角色产生共鸣或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的机会。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Scope: 我忍不住要把我们在《夜间集落》中听到的曼谷街头民主示威的声音和《记忆》中的政治暴力暗流联系起来,倒车是哥伦比亚对其暴力历史反思最明显的隐喻。你能谈谈作为作为一个局外人处理哥伦比亚的问题与你处理泰国政治问题的第一手经验吗? Apichatpong: 因为泰国是我的家乡,我对那里发生的暴力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发生过那么多政变,人们对此都已经感到麻木了。而哥伦比亚对我而言是全新的体验:这么多故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冲击着我。它让我用更为新颖的眼光来看待泰国发生的一切,并促使我与那些呼吁对军事独裁和君主制进行改革的学生联系起来。 Scope: 我从萤火虫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中了解到,蒂尔达的角色最初叫艾丽卡(Erika),但你把它改成了杰西卡·霍兰德(Jessica Holland),也就是《与僵尸同行》(I Walked with a Zombie,1943年)中克里斯蒂娜·戈登(Christine Gordon)饰演的角色的名字。你能告诉我雅克·特纳(雅克·特纳[Jacques Tourneur])对这你这部电影和这个角色的影响吗Apichatpong: 这个角色开始时叫艾丽卡·克莱默,取自罗伯特·克莱默(Robert Kramer[1])遗孀的名字。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但过了一段时间,我意识到这个角色并不像艾丽卡那样活跃主动:她更消极被动,像个幽灵。于是我重新回到了我过往的记忆中。我回想起当年拍摄《幻梦墓园》的一些准备资料,发现其中很多图像让我联想起《与僵尸同行》这部电影,特别是那个女人和护士的画面。很显然,这些画面更符合杰西卡·霍兰德这个角色。我们在波哥大看到了很多赏心悦目的美丽的建筑和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大多涉及到阴影和几何学。例如,电影中画廊场景中再现的埃维尔·阿斯图迪洛(Ever Astudillo[2])的画作。我被它的阴影所吸引。影响阿斯图迪洛作品的主要是摄影和电影,特别是犯罪和黑色电影。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你看到的人物,大多数是背面,而且你也看不清楚画面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我来说,这种频繁使用阴影的视觉模糊性效果和特纳的风格非常相似Scope: 你能谈谈第一次与蒂尔达这样的专业演员合作的情况吗? 她提到她是如何将杰西卡理解成为你的化身——你就像一个编舞以她为舞台编排芭蕾舞或其它舞蹈作品。 Apichatpong: 这需要一些时间。对于我的非专业演员,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名字,他们的速度,他们的故事。与他们一起工作是为了记住并试图捕捉他们身上我所崇拜的某些部分。对蒂尔达来说,我们必须从我们脑海的万千电影库中创造出一个杰西卡来,因为她对电影已经如此精通。对我来说,这就像是一部《与僵尸同行》,但我觉得蒂尔达并没和我没有讨论过这部电影。我们更多讨论的是,如何让她就像处于水下的状态——放慢速度,因为蒂尔达工作得很快。 我们在拍摄前讨论的一部电影是亨利·哈撒韦(Henry Hathaway)的《彼得·艾伯特逊》(Peter Ibbetson,1935年)。这是关于加里·库珀(Gary Cooper)扮演的建筑师被陷害并被关进监狱的故事,每天晚上他都会梦见在公园里与他的心上人见面。对我们来说,这一切都是鬼魂相关的。杰西卡会被驱使去往何处?这从来不是关于为什么,只是关于如何。“为什么”是关于过去的,“为什么”是关于刨根问底的。这部电影是关于现在的。当我们在拍摄时,它是关于当下的:她的感觉如何,她如何行走,如何和在哪里转向。也许蒂尔达是对的,它是关于芭蕾舞的。 [图片] 《记忆》(Memoria,2021年)|©️Kick the Machine Films Scope: 让娜·巴利巴尔(Jeanne Balibar)怎么样?我想你很喜欢她在电影和音乐方面的工作。她对你来说象征着什么? Apichatpong: 她是独一无二的。我喜欢她的声音,她的动作,她的聪慧。 Scope: 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吗?这是自《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之后,萨永普·穆克迪普罗第一次担任你的摄影师。你们两个人对这部电影的构思是否与你们过去的作品有所不同? Apichatpong: 在《祝福》中,有很多对希区柯克的参考,尽管它可能看起来并不像;还有《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年),我在《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中参考了很多。当时是这些电影影响了我,还有我们在90年代用16毫米拍摄的泰国电视剧。
不管中不中奖,先注册支持一波。祝大家新春愉快,虎虎生威!